我最怕30岁以后,还要靠投简历找工作

原创
小哥 2年前 (2023-05-28) 阅读数 50 #大杂烩

shellcing注:已经三十多了,好尴尬

01 你还在海投申请简历吗?

你有多久没有换工作了?如果现在你萌生了离职走人的想法,你的第一时间是做什么?

您想在各种网站上更新简历,查看您想要的职位,然后单击以申请职位或发送简历吗?或者您是否在互联网上搜索以查看最新的招聘会并准备参加?或者联系猎头或朋友寻求推荐?

说实话,人过30如果你仍然需要在网上申请简历,举办人满为患的招聘会,那将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使用这种求职方法,您将永远无法进入所需的公司并获得所需的职位,因为您完全脱离了雇主的视角。

要换工作,首先要了解招聘单位如何发现人才并遵循图表。

在北森人力资源公司2017一份人才调查报告显示,以下有效的招聘渠道:

其中内推,猎头和人才库成为简历转化率最高的途径,针对上图,几个名词的解释如下:

  • 简历转化率:简历转化为面试机会的比率

  • 内推:内部推荐,指候选人通过人脉关系,获得目标公司的员工内部推荐

  • 人才库:企业建立的候选人才资料库

你发现了吗?这些和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求职渠道基本相反。

02 内部推荐

招聘成本低,周期短,匹配成功率高的特点,让内部推荐渐渐成为很多公司在开放一个空缺职位时的首选招聘方式。

内推的前提,是你得有丰富的人脉关系。

一旦你有求职意向时,就把消息散播给亲戚,同学,朋友以及他们的朋友,朋友的朋友,通过大家的触角,发现市场上正在招聘的相关岗位,然后通过他们进行内部推荐。

如此,你已经悄无声息成功绕过正在外部海投简历这个职位的茫茫大军,你的简历目标精准地直接送到了HR或主管负责人面前。

先不说最终是否能拿到offer,通过内推让用人单位认真看完你的简历,成功率就已经很高了,接下来极有可能安排一个电话面试或现场面试。

回顾最近我周围的案例,其实真的蛮多通过内推完成的岗位招聘。

公司最近有一位销售总监的空缺,我的直属猿向我推荐了她朋友沈飞的一个朋友。

阿佩说沈飞现在杭州工作,但是家在北京,孩子快上小学,所以非常希望能够回到北京,于是最近启动求职计划,请老同事老朋友帮忙。

就这样沈飞的求职消息辗转到阿佩这里,刚好我们公司正在招聘销售总监的职位,阿佩觉得我和HRD(人力总监)关系更好,就决定请我帮忙推荐。

我看过沈飞的简历,确实很有经验,也很优秀HRD简单交流一下,把简历转发给她,她看完也很感兴趣。

后来HRD我和沈飞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电话采访,感觉很好。

HRD说:“我准备下周安排总经理和沈飞直接面试。木沐,如果最后成了,你可帮我省了一大笔猎头费!”

刚好前几天一个朋友打电话,她下周要去面试一家500一个强大的公司,一个好朋友推荐她的机会。

我问她中奖的几率,她说:“面试只是一个过程,问题不大,毕竟是内部推出来的。

就在我发这篇文章前,她在微信中告诉我,面试已经通过,就等正式offer发下来。

内部推荐从各方来讲,都是多赢的局面:

  • 招聘人员:节省资金,缩短时间,快速见效

  • 推荐方:推荐成功,公司会有一笔奖励;帮助朋友成功求职

  • 候选人:简历转化率高,面试机会和最终拿到offer的可能性更大

你肯定在朋友圈里曾看到有人发出招聘职位,希望大家推荐的信息,这就是在进行内部推荐。

下次换工作时,你不要急着去投简历,而要先把自己的简历好好包装和更新,然后把求职意向在你的人际网络安全地散播(不要让现任公司和同事知道),请大家最近帮你留意机会。

也许你会发现求职之路一下子就拓宽很多,机会扑面而来。

03 猎头推荐

在领英的一份人才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

数据1:主动型人才 VS 被动人才

所谓主动性人才,就是主动寻找外部机会;被动人才就是别人(猎头或朋友)找到你,介绍和分享一个工作机会,你开始动心并考虑。

越是针对高级岗位和高端人才,被动的比例会更高。

数据2:对新机会感兴趣的人比例

这两组数据似乎有些矛盾:我们觉得主动型似乎是唯一对新机会感兴趣的人,被动型不受欢迎,被动型的比例达到80%左右,所以至少80%人们对新的机会不感兴趣。但是,第二张图片显示95%的人都会对新机会感兴趣,这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这并不矛盾。主动型只意味着他们会主动出击、寻找机会;被动型不是主动求职,而是被动接受别人对新机会的推荐和介绍,也表示有兴趣。

也就是说不论主动型还是被动人才,面对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都会非常感兴趣。

那么问题来了,我又没有意愿换工作,好好的谁来跟我介绍那些好的机会呢?

没错,就是猎头们!

不论主动通过猎头找下家,还是经常被动接到猎头电话,你都必须去认识猎头,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目前猎头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有根据行业划分的,有根据岗位划分的,有根据职级划分的,也有根据年薪范围划分的。

尤其针对毕业5年后或30对于18岁以上的职位,外部渠道在招聘时通常会使用猎头来帮助寻找。

那如何认识这些猎头呢?这里有几种方法推荐:

  • 通过经常与猎头互动的朋友介绍

  • 在猎聘网上或招聘网站的猎头专区,主动添加猎头为好友,尤其那些专注于你所在行业或求职意向岗位的猎头。如果你的简历不差,他们都很乐意添加

  • 在领英或其他职场社交网站上,主动添加猎头为好友

  • 针对猎头公司发布的岗位信息,留意下方猎头的联系方式,记录并跟踪

  • 参加相关社交活动,结识猎头

最好在微信上添加猎头,以方便新职位信息的交流。完成上述基础工作后,用这些猎头信息创建自己的联系人列表很重要,这对您来说将是一个宝贵的资源列表。

尤其是当你想主动寻求外部机会时,就可通知联络表里的猎头,你现在是open的状态,有好的机会请他们推荐,他们相当乐意。

30多岁,如果你还没接到过猎头的电话,或1年只能接到1,2如果你有第二个猎头的电话号码,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扩展你的猎头网络,你真的需要为自己担心。

04 人才库和招聘网站

人才库实际上是企业建立的人才数据库,其来源包括:

  • 面试优秀但因某些原因未录用的人员

  • 录用未报到的人员

  • 因某些原因被任命但未参加面试或未参加面试(匹配度较高的)

  • 离职的优秀员工

  • 同行业储备等

也就是说,只要你足够优秀或者匹配程度高,都有可能被企业录入自己的人才库。在下一次开始招聘时,企业也会把在人才库中寻访匹配候选人作为一个重要途径。

所以不要小看你面试过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的公司,说不定下次他们还会向你抛出橄榄枝。

对于招聘网站,不要忘记定期更新简历,不时刷新。

由于猎头或雇主有时会主动在这些网站上搜索简历,因此只有经常更新和刷新的简历才会被优先考虑。

此外,重要的是要记住在简历中包含工作职责的关键字,最好是多而不是少,因为它们是根据关键字搜索的,不会反映在您的简历中,使其他人很难找到它们。

比如你负责的工作是Business Development,那中文简历中最好将业务发展,业务拓展或业务开发这样的词都包括进去。

人才库和招聘网站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低于内推和猎头推荐,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好机会说不定也会应运而生。俗话说:机会无处不在。

05 最怕30岁,还靠投简历找工作

现在你知道一个好职位是如何找到的,一个好的候选人又是如何被成功推荐的了。最后有几点特别提醒:

内部推荐:

重视内推,就要在平时注意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社交网络,尤其未来对求职会有帮助的一些人脉,平时就要加强维护,更要定期和重要的人交(汇)流(报)自己在职场上的进步和发展规划。

一旦出现新的职位和机会,他们会尽快想到你。

猎头推荐:

针对应届毕业生或是职场新兵的岗位,因为招聘难度不大,企业很少会将其外包给猎头。

同时因为还要支付招聘佣金给猎头,为初级岗位雇佣猎头,企业觉得并不划算,这样也导致猎头不太关注职场新人。

另一个新人不太吸引猎头的原因是,猎头的工资很大一部门是拿bonus(奖金),基于晋升的职位package(薪酬包)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奖金。

相比高、高位、高级岗位,职场新人的薪资待遇肯定不高,所以猎头很少关注新人也情有可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职场新人就可以无视猎头的存在,因为你早晚会度过职场前5年份,迟早,输入30岁阵营,如果不提早规划和积累资源,到时就会错过很多好的机会。

因为30岁的世界里,好的职位都在猎头手里,企业会在采取内部推荐渠道的同时,将职位信息同时发给猎头帮助寻访。

我最怕30年纪大了以后,我还是要靠申请简历找工作,因为这意味着我已经脱离了人才市场的主流!

转自:http://36kr.com/p/5103008.html

版权声明

所有资源都来源于爬虫采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热门